中风上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时间:24年07月08日 16:17 作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673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在我国中风患者即使生命抢救过来,也会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偏瘫症状,即上下肢功能障碍。那么,中风上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如何做呢?下面本文就介绍一下中风上肢功能障碍和中风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一、中风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1)肩关节前屈上举式 要领: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健手握患肢腕部掌侧,使其掌心向上,肘伸直;吸气,缓慢尽力使患肩作前屈上举运动,至头上方,停3?5秒;呼气,缓缓放下;重复运动5?1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肩关节粘连,肘关节痉挛。
(2)四肢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健手握患手指背,掌心对第2?5患指端,将患手置于腹上;吸气,缓慢使指作屈曲运动;呼气,揉指,缓缓作伸直运动;重复运动5?2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屈伸指关节肌群,防止发生手指痉挛和僵硬;对大脑功能起反射性调节作用,促使手指功能尽快恢复。
(3)肩关节前屈上举式 要领:患者尽力端坐,呈功能体位,健手握患肢腕部掌侧,使其掌心向上,肘伸直;吸气,缓慢尽力使肩作前屈上举运动,至头上方,停顿3-5秒;呼气,缓缓放下;重复运动5-1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和肋间肌;防止发生肩关节粘连,肘关节痉挛;改善心、肺功能。
(4)腕关节掌屈指屈式 要领:患者尽力端坐,呈功能体位,健手握患肢手背,斜置于大腿上;吸气,缓慢使腕作屈曲(掌屈)运动,指伸;呼气,缓缓作伸展(背屈)运动,指屈;重复运动10-2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屈伸腕、指关节肌群;分离腕、指关节共同屈伸运动,减轻其痉挛。
(5)拇指关节展收屈伸式 要领:患者尽力端坐,呈功能体位,健手拇、食二指捏住患手拇指末端,侧置于大腿上;吸气,缓慢使拇指做外屈、内收运动;呼气,缓缓作屈曲、伸直运动;重复运动10-2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展、收、屈、伸拇指关节肌群;防止发生拇指关节痉挛萎软;对大脑功能起反射性调节作用,促使手指功能尽快恢复。
(6)可用高处固定滑轮,一边拴健侧,一边拴患侧,用健侧带动患侧,可作高举伸展运动,既可锻炼上肢也可锻炼下肢。
(7)病人平躺,将患侧胳膊举起,或者与身体成一线,作顺、逆时针活动,以防止关节脱位和关节囊粘连。病人在坐位时,用患侧手腕着力,亦可用于防止关节脱位。也可用于关节脱位的治疗。
二、中风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锻炼
(1)髋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健足背置于患足后跟部,并使患膝伸直;吸气,缓慢使髋作屈曲运动;呼气,缓缓放下,重复运动5-1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屈伸髋关节肌群和腰腹部肌肉;防止发生髋关节僵直。
(2)髋膝关节屈曲伸直式 要领: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健足背置于患足后跟部;吸气,缓慢尽力使髋、膝作屈曲运动(健下肢力量不够,可用健手扶患大腿内侧,协助其提拉),停顿3-5秒;呼气,缓缓伸直膝,再慢慢放下患下肢;重复运动5-10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屈伸髋、膝关节肌群和腰腹部肌肉;防止发生髋、膝关节僵直、挛缩。
(3)仰卧起坐式 要领: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健手握住一头系在床尾的绳子;吸气收腹,缓慢尽力拉绳子,使上半身尽量远离床面;呼气,缓缓躺下;防止发生脊柱畸形,为能坐起打下基础;改善心、肺功能。此方法也可用于上肢的功能锻炼。
(4)跟距关节外翻内翻法 要领: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足跟部和足底上部,缓慢外翻足,停顿3-5秒,然后缓缓内翻足;重复操作5-15次。作用:主要锻炼外翻、内翻跟距关节肌群;防止发生足垂内翻,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5)屈髋伸足式 要领:患者端坐,呈功能体位;吸气,患下肢缓慢尽力充分作屈髋伸足运动,停顿3-5秒;呼气,缓缓放下,足底平稳着地;重复运动10-15次,收回呈起始位。作用:主要锻炼屈髋关节、背屈踝关节肌群;防止发生髋关节僵直、挛缩,足垂内翻。
(6)内外旋踝法 要领:医者以一手握患足跟部,其拇、食二指指端分置其仆参穴和水泉穴,随着另一手握其足趾作内、外旋转踝各10-20次。穴位:A、仆参穴:位于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直下,赤白肉际处。B、水泉穴:位于肉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直下1寸。
(7)人的脑部在足底有其对应的反射区,一般患侧大脑病变按摩对侧大脚趾腹,有刺激大脑细胞活化的作用,增强对肢体支配的功能。